發布時間:2022年10月18日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青團和青年工作重要論述綜述,堅持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團結動員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根據國資委黨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暨中央企業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動員部署會議精神和集團公司黨委《關于開展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的通知》要求,9月5日至9月9日,中金珠寶團委在團中央井岡山教育基地組織開展“青馬工程”暨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培訓班。
日前,中金珠寶團委在京舉行“青馬工程”暨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培訓班開班儀式, 集團公司黨建工作部、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團委副書記楊晶斌出席會議,他指出,舉辦這次培訓班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團青工作重要論述、培養鍛煉能擔當善作為年輕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提升青年精神素養的需要。參加培訓班的“青馬”學員要珍惜這次機會,認真學習、深刻領悟、主動實踐,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在各自工作崗位勇創佳績,匯聚青春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次培訓班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和共青團工作重要論述這一核心內容,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學習了中國青年運動發展史,重點就如何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共青團工作、如何把團組織打造成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學校、如何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中金珠寶高質量發展奉獻青春力量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學習和交流。本次培訓班共安排了14堂課,既有專題教學、訪談教學,也有體驗教學、參觀教學,還有祭奠英烈、編草鞋、唱紅歌等活動。
一、堅持“以學為本,以用為根”,在豐富理論知識上求深化。
中金珠寶團委書記、黨群工作部(黨委宣傳部)部長劉茜為大家講授本次培訓班第一課,她首先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團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分享了在現場聆聽講話的心得體會,并對本次“青馬工程”暨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培訓班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劉茜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回顧了共青團與黨同心,跟黨奮斗的百年光榮歷程,充分肯定了共青團在黨的領導下帶領團員青年為民族復興作出的重要貢獻,深刻闡明了共青團堅持黨的領導、堅守理想信念、投身民族復興、扎根廣大青年的寶貴經驗,對新時代共青團提出明確要求,對共青團員和團干部寄予殷切希望。為新時代青年運動和共青團工作提供根本遵循、思想指引、行動指南,是新時代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劉茜強調,一是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內涵,堅定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勇立時代潮頭,爭當強企先鋒;二是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青團百年征程寶貴經驗的深刻總結,準確把握青年運動和團組織建設的歷史規律;三是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共青團提出的“四個始終成為”的殷切希望,準確把握新時代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務;四是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團干部隊伍建設重要要求,準確把握新時代干部健康成長路徑。同時,她要求全體“青馬”學員要充分認識本次培訓班的重要意義,著力解決“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從每一堂課、每一次實踐中找到井岡山精神與本職工作的結合點,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從不同領域同向發力,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推進公司發展的生動實踐,全力推動中金珠寶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井岡山干部學院教學科研部副主任、教授王旭寬為大家詳細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他指出,從思想內涵和理論基礎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從現實根據和實踐基礎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從突出貢獻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論。它是新的歷史成就、新的歷史方位、新的社會實踐、新的時代思想和新的歷史征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強黨、強軍的指導思想、作為強國的理論基石,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中心,用新思想解決新問題,回答新課題,迎接新挑戰。
井岡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主任劉文蘭以“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為題為大家授課,她指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大革命失敗后,在全黨積極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過程中,以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革命氣魄領導創建的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與井岡山道路連在一起的井岡山精神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寶貴精神。歷史已清晰地告訴了我們,“雖然我們今天不再像井岡山斗爭時那樣每天吃紅米飯、南瓜湯了,但光榮的井岡山革命傳統一天也不能忘掉。”要在黨的領導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的光榮。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學科研部黨建教學研究中心主任、井岡山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賴宏針對“素質修養與干部成長”方面,帶領大家深入了解好干部“五條標準”和年輕干部成長必須解決的“六大課題”,他強調,成為一名好干部,必須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勇于擔當,同時年輕干部要堅持以黨性立身做事,把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為黨性修養和鍛煉的重要內容,一是要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二是要注重實際、實事求是;三是要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四是要堅持原則、敢于斗爭;五是要嚴守規矩、不逾底線;六是要勤學苦練、增強本領。珍惜光陰,不負韶華,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
本期培訓班班主任高利劍帶領全體學員回憶“三灣改編”,他表示,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中,“三灣改編”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義。這次改編把一支思想混亂、士氣低落、軍紀渙散的部隊整合成一支擁有頑強戰斗力的全新軍隊,部隊的凝聚力、戰斗力以及社會公眾形象發生了質的提升。“三灣改編”最大的亮點僅通過對內部組織的整合,實現了化腐朽為神奇的轉變,這是非常經典的一個通過組織建設獲得強大活力的真實案例,對我們當下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要優化人員配置,提升整體戰斗力;二要勇于履職擔當,提升干部領導力;三要強化督導落實,保障團隊執行力;四要堅持以人為本,激發員工創造力。只要積極主動的去進行內部整合,嚴明紀律,關愛職工,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履職盡責,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一定能打造出一支堅不可摧的隊伍,完成各項艱難挑戰。
二、堅持“以德為先,以悟為引”,在強化學習感悟上求提高。
大家來到了大龍鎮源頭村原紅軍喬林鄉黨支部舊址,源頭村黨支部書記謝晶告訴我們,喬林黨支部是1928年初在喬林村劉應岳宅院里建立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失守后,黨支部舊址被國民黨焚毀。1978年在原址上又進行了重建,1991年由于修建喬林水庫,喬林黨支部舊址被水淹沒?,F在的喬林黨支部舊址建在離水庫不遠的村中心位置。按照尊重歷史,恢復原貌的原則,修建了一座三層磚木結構的宅院。2020年,喬林黨支部陳列館在這處舊址重新陳展開放,那段光輝的歷史也穿越時空,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
走進陳列館,“力量來源于支部”“創建喬林黨支部”“根據地黨建大發展”等內容,闡述了當年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歷史由來與意義。展館還通過大量歷史照片、文物復制、多媒體互動、場景還原等多種形式,不僅豐富了學員的學習體驗,還加深了對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的理解。在展廳中,設計者還特別還原了喬林黨支部創建者毛澤覃和一批黨員的塑像,再現革命者在特殊時期與民眾團結一心,創建黨組織的歷史記憶。
八角樓里一盞燈,照亮革命萬里程。大家根據課程安排,繼續追尋紅色地標,沿著茅坪河畔漫步前行,一棵枝繁葉茂的高大楓樹映入眼簾,這棵楓樹擁有四百多年歷史,根部深深扎牢在石頭縫里。在八角樓革命舊居舊址群,從“楓石樹”到中共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從毛主席舊居到慎德書屋,學員們現場感受老一輩革命家領導井岡山斗爭的歷史情景,親身探尋中國革命的“燈光”。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樓的燈光通通明。毛委員就是那掌燈的人,照亮中國革命的萬里程。”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是在這里寫下了《井岡山的斗爭》和《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兩篇光輝著作,闡述了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五個條件,回應了“紅旗能打多久”的疑問,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竹影婆娑,山道彎彎。學員們在蒙蒙細雨中沿著濕滑的山路攀上黃洋界,追溯當年革命先輩的足跡。站在昔日地勢險要的黃洋界哨口,不難想象當年婦女、兒童埋竹釘,挖戰壕的忙碌身影;也不難想象赤衛隊、農民們組織的擔架隊、運輸隊的往來穿梭。學員們仔細參觀革命遺跡,透過一條戰壕和一架山炮,了解黃洋界保衛戰從“敵強我弱”到“以少勝多”的戰斗奇跡;瞻仰一首名篇和一座豐碑,感受紅軍隊伍“依靠群眾”的堅定初心和“勇于勝利”的宏偉氣魄。
隨后大家邁著沉重的步伐拾級而上步入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堂,敬獻花圈、默哀、吊唁,深切緬懷在井岡山革命斗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儀式結束后,全體學員面對團旗,緊握拳頭,舉起右手,重溫入團誓詞。
講解員說道,在這個陵園里,祭奉著井岡山斗爭時期犧牲的48000多名革命先烈,其中有姓名可考的只有15744人,無名英雄達到3萬多人,此外還有76位建國后逝世的重要領導人和老紅軍。這個陵園是烈士英靈安息的地方,井岡山也正是有了這些英靈才成為圣地,所以,來到井岡山的人通常都會首先來到這里瞻仰,以此來表達對烈士最真誠的敬意。大家紛紛表示,參加井岡山斗爭的革命先輩已經全部都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書寫的井岡山精神一定會代代相傳,永放光芒。
初心如炬,征途如虹。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而建立,是我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史類博物館。學員們置身“活化”的歷史中,聆聽講解,參觀實物、文字、圖片、繪畫、雕塑等各類展品,對井岡山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必須堅持不懈的學習和體會中國革命史,持續發揚我們黨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光榮革命傳統,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使之在新時代放射出新的光芒。
傳承紅色記憶,重回革命年代。當夜幕降臨時,學員們來到井岡山紅軍劇場,觀看實景演出《井岡山》,這是由井岡山600余名農民共同完成的震撼情景劇,為本次的紅色之旅勾勒出一段難忘的畫面。
槍聲打破了寧靜,鋪天蓋地的血海讓這片土地充滿了悲傷,紅旗、鐮刀、紅米飯、八角樓,隆隆的炮聲,巨大的黨徽,在那個動蕩危亂的年代,井岡山兒女和紅軍戰士們,用自己的青春譜出了一曲贊歌。在優美的《十送紅軍》中,演出落下了帷幕,但那些感人催淚的細節還在大家腦海中不斷回放,不知不覺便淚水盈眶。
三、堅持“以干為要,以踐為實”,在錘煉思想意志上求磨煉。
重走紅軍挑糧小道,感受革命艱辛歷程。在學員們還未踏上它之前,不以為然,不知這條小道如此艱難險阻。挑糧小道難行,難在路程遙遠,從山上到山下,垂直距離足足有3100米;難在山路崎嶇,路無屏障危險重重,坡陡而毫無平地可歇息。眼前的小路延伸進前方的竹林,看不到盡頭,大家的腳步越來越沉重,早已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正是這種“感同身受”,讓全體學員親身體驗到革命前輩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精神,領略了革命前輩的英雄氣概,受到了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和心靈洗禮。
干農活、訪民情,聊家常、暖民心。到達老鄉家后,學員們第一時間將所攜帶的行軍包擺放整齊,隨后在村民的協助下,有條不紊地開始制作起紅軍餐。
從取柴燒火、洗菜殺魚,到料理佳肴、起鍋裝盤,學員們分工有序,體悟著革命先輩的革命征途。大家在飯前拉首紅歌,在飯后與老鄉共話家常,深刻體悟到了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偉大成就,紛紛感到這頓紅軍餐雖遠不及昔日那般艱苦,卻也體會到了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物力維艱。
腳穿草鞋跟黨走, 刀山火海不回頭。“一系一搓一挽一編一壓一敲,草鞋輕松編”。草鞋很小,只有二十多公分長,草鞋也很大,走過了萬里長征,看起來不是很難的編織手法實操起來卻需格外用心。大家用黃麻揉成粗繩、細繩,用草鞋耙勾住木凳前端,跨坐在木凳中間,用腰帶從腰后往前套住腰桿,再用腰桿中間的鐵絲鉤勾住麻繩,麻繩的另一端套在草鞋耙上,便開始編織草鞋。
打上二寸光景,就用撬耙和草鞋耙配合打緊,同時用木槌敲打草鞋邊。打好后取下錘軟,用剪刀修整一下,再取兩條麻繩,穿過草鞋鼻頭,一雙紅軍草鞋就編織成功了。學員們拿著自己親手制作的草鞋,不禁感慨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時也被軍民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打動。一縷縷的秸稈縱橫編織成的條條紋路就好比紅四軍走過的長征路,每一步都需要投入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到達終點。
本次“青馬工程”暨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培訓班在結業儀式中畫上了圓滿句號。
四個小組的學員代表上前分享本次培訓的學習體會,劉茜為大家頒發結業證書。通過此次培訓,“青馬”學員們紛紛表示,井岡山之行讓思想受到了深度洗禮,心靈產生了深刻觸動,擦亮了理想信念之燈,鼓足了砥礪奮進之帆,今后學習、工作中將弘揚踐行井岡山精神,把井岡山精神與學習相結合,凝心聚力,深學深悟,落地踐行,以堅定的理想信念,不變的初心使命,艱苦奮斗的作風,敢闖新路、敢于勝利,譜寫更美好的新時代。
中金珠寶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雄偉強調,一是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新時代解難題、補短板、強弱項的強大動力,堅持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結合公司實際,圍繞抓思想、強凝聚、當先鋒、優服務、助成長工作主線,勇于探索“黨建+團建”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切實凝聚青年力量,推動黨團組織組織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二是要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央企業發展的歷史方位,明確中金珠寶廣大團員青年肩負的責任使命,引領中金珠寶青團思想上得到深刻淬煉、精神上得到洗禮升華、作風上得到有力錘煉、工作上得到強力推進,爭做“五個模范”,勇擔新時代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金珠寶行業領軍企業的青春使命;三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團結引領廣大青年矢志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充分發揮共青團作為黨的得力助手和后備軍作用,在中金珠寶改革發展大局中不斷思考、實踐,大膽創新、奮力前行,用實際行動推動中金珠寶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金珠寶團委
2022年9月16日